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土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1-12-12 15:54:26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880)

白芨,中药名称。桔梗。块茎。具有补肺生肌、祛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肺结核、咯血、吐血、出血、外伤、烫伤、痈肿外敷。

功效

功能

补肺生肌祛瘀止血。

适应症

肺结核、咯血、吐血、出血、外伤、烫伤、痈肿外敷。

用法和剂量

口服:汤剂,3-9g。外用:适量,捣实涂抹。

药理作用

球根含有大量粘液(50%)。口服可治疗胃肠炎,减少对胃肠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防止毒物在肠道内吸收。

相关讨论

西藏常用的中草药:“补肺生肌,祛瘀止血,治疗肺结核、咯血、吐血、外用血,治疗外伤、痈、烫伤。”

加工

收获和加工

从8月到10月收获,新鲜或切片并干燥。

储存方法

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虫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为椭圆形、椭圆形或准圆形。大小不一,一般长1-3.5厘米,宽0.8-2.5厘米,厚0.5-1.8厘米。质地致密坚实,表面角质,灰白色至黄白色,稍半透明,皱纹线不均匀,皱纹强烈。这很难,也不容易打破。破碎表面呈角质,稍有光泽,浅黄色和白色。本品潮湿时呈粘液状。它淡而无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类

兰科白芨。

形态特征

高30-50厘米。块茎1-2,卵形。基生叶2叶,叶椭圆形,倒披针形椭圆形,先端钝或锐尖,基部缩成鞘状柄,长9-21cm,宽3-9cm。总状花序,约10朵花,苞片披针形,几乎等于子房,白色花,较大的中间萼片卵形三角形,长4-5毫米,宽5-7毫米,先端钝或截形,侧萼片椭圆形,比中间萼片窄,长约5毫米,锐尖,花瓣斜,披针形条带,基部宽,唇瓣条带,肉质,不裂,长0.8-1.3cm,钝弧,前端膨大,圆柱形,先端钝,长1-1.5cm,明显长于子房,子房薄,圆柱形,弓形,中部以下稍厚,末端弯曲,无毛。

分布区

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位于海拔400-3500m的山坡森林和山坡灌木下。

欢迎分享转载→ 土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