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鲢鱼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5-09 00:2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48)

鲢鱼,中药名。为鲤科动物鲢鱼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CuvieretValenciennes)的肉。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等水域。具有温中益气,利水之功效。常用于久病体虚,水肿。

功效作用

功能

温中益气,利水。

主治

久病体虚,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50g。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抗氧化作用。

相关论述

1、《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气,泽肤。”2、《中国动物药志》:“利水。主治久病体虚,水肿。”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

鲢鱼头炖豆腐:

功效:清热祛淤、暖胃益脑。对贫血、高血压病、慢性胃炎、眩晕症感冒、头痛疗效显著。

原材料:鲢鱼头300g,豆腐250g,水发香菇30g,青蒜100g,黄酒红醋、麻油、葱、生姜、蒜、豆瓣辣酱、白糖、植物油、精盐、味精皆适量。

做法:把鲢鱼头洗净。豆腐切成厚片。青蒜切成3厘米长的段。葱、生姜、蒜去皮,切成末。锅上火,油烧热,下鱼头略煎,捞出。锅中留底油下葱末、生姜末、蒜末、2匙豆瓣酱略炸,下香菇、鱼头、豆腐、黄酒、白糖、精盐、水,加盖煮沸,小火炖15分钟,放味精、红醋、麻油、青蒜段。

用法:随餐食用,用量自愿。

相关配伍

1、治产后乳少:鲢鱼肉200g,切丁,与小米100g,丝瓜丁50g,煮粥服食。(《鱼类药用与美食制作》)

2、治产后血淋:鲢鱼肉200g,切片,加人参片5g,当归1g,川芎3g,西芹片50g,煮羹饮服。(《鱼类药用与美食制作》)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捕捞,捕得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保存方法

~宰杀后洗净,切成块分装在塑料袋里放入冷冻室,要吃时拿出解冻。~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体长约60cm,体侧扁,呈纺锤形,鳞细小,背部及头的上部灰绿色,体侧和腹面银白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面同色。其他各鳞色浅,并稍带黄色。尾深叉状。鳃耙愈合为一半月形海绵状过滤器。

植物学信息

生长环境

喜生活于水的上层。常栖息于江河、湖泊及其附属水体中肥育。

欢迎分享转载→ 鲢鱼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