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囊距翠雀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7-24 06:2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38)

囊距翠雀,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囊距翠雀花DelphiniumbrunonianumRoyle的全草。囊距翠雀分布于西藏。具有祛风止痒,凉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流行性感冒,皮肤痒疹,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止痒,凉血解毒。

主治

用于流行性感冒,皮肤痒疹,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4.5g。

相关论述

1、《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寒,味苦涩。”

2、《西藏常用中草药》:“凉血解毒,祛风止痒。主治流感,皮肤痒疹,蛇咬伤等症。”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脾热症及各种热症:囊距翠雀、金腰草、洪连、伞梗虎耳草、榜嘎各一两,翼首草八钱,五灵脂一两半。上七味捣罗为细粉,过筛,混匀制散,内服,早晚各服五分。(《医方甘露精华》)

2、治喉蛾,疔疮,腹痛,各种时疫:翼首草80g,榜嘎50g,白花秦艽、岩参、尼泊尔紫堇各35g,茴香、洪连、囊距翠雀花、轮叶棘豆、打箭菊各40g,唐松草30g,堆孜楼码20g。上十二味研细,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内服,每日2次,每次1-2g。(《新编藏药配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切段。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长短不等,茎圆柱形,黄白色至紫红色,有时有分枝。叶易破碎,完整叶片肾状圆形,边缘有5-7浅齿裂,具长柄。花长3-3.5cm,宽2-2.5cm,蓝色,有粗短的距,外面被黄棕色毛。气微,味苦。以叶黄绿色,花淡蓝色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毛茛科植物囊距翠雀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高10-34cm,被白色短柔毛和黄色腺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叶柄长3-9.5cm叶片肾形,长2.2-4.2cm,宽5.2-8.5cm,3深裂,裂片互相邻接或稍覆压,具缺刻状小裂片和粗牙齿,两面疏被短柔毛。伞房花序有花2-4朵花梗长5.5-7cm,密被白色短柔毛和黄色腺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上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宽卵形,长1.8-3cm,蓝紫色,两面被柔毛距短,囊状,长6-10mm花瓣2,先端2浅裂,被糙毛退化雄蕊2,有长爪,瓣片长约7mm,2深裂,腹面有黄色髯毛雄蕊多数,无毛心皮4-5,被短柔毛。蓇葖果长约1.6cm种子扁四面体形,长约2mm,沿棱有翅。花期8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藏。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500-6000m的草地或多石处。

欢迎分享转载→ 囊距翠雀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