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2 19:2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22)
疬子草,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延叶珍珠菜LysimachiadecurrensForst.f.的全草。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南部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功效。常用于瘰疬,喉痹,疔疮肿毒,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瘰疬,喉痹,疔疮肿毒,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1、《四川常用中草药》:“祛瘀,消痈肿。治跌打损伤,扭伤,血热。”
2、《广西本草选编》:“活血调经,消肿散结。主治月经不调,跌打骨折,瘰疬,疔疮肿毒。”
临床用于治疗喉痹疼痛,疔疮,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和淋巴结核等。
1、治瘰疬,疔疮肿毒:下延叶排草鲜全草适量,加酸糟少许,捣烂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2、治月经不调:下延叶排草12-15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3、治跌打骨折:下延叶排草鲜全草捣烂,调酒炒热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报春花科植物延叶珍珠菜。
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茎直立,粗壮,高40-90厘米,有棱角,上部分枝,基部常木质化。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干时膜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不规则的黑色腺点,有时腺点仅见于边缘,并常连结成条叶柄长1-4厘米,基部沿茎下延。总状花序顶生,长10-25厘米苞片钻形,长2-3毫米花梗长2-9毫米,斜展或下弯,果时伸长达10-18毫米花萼长3-4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狭披针形,边缘有腺状缘毛,背面具黑色短腺条花冠白色或带淡紫色,长2.5-4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约1.5毫米,裂片匙状长圆形,先端圆钝,裂片间弯缺近圆形雄蕊明显伸出花冠外,花丝密被小腺体,贴生于花冠裂片的基部,分离部分长约5毫米花药卵圆形,紫色,长约1毫米花粉粒具3孔沟,长球形[(26-29)(17.5-19)微米],表面具网状纹饰子房球形,花柱细长,长约5毫米。蒴果球形或略扁,直径3-4毫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
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南部等地。
生于村旁荒地、路边、山谷溪边疏林下及草丛中。
欢迎分享转载→ 疬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上一篇:棱子芹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毛轴牙蕨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