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2-06-05 21:3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586)

白芷中药名称独活。具有祛风散寒除湿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头痛、咳嗽哮喘、鼻渊、上腹部寒痛、风寒湿痹、寒湿、痛经、肿痛、风疹、湿痒。

功效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

适应

风寒、头痛、咳嗽和哮喘、鼻渊、腹部寒冷和疼痛、风寒和潮湿关节痛、寒冷和潮湿、痛经、疼痛肿胀和疼痛、风疹和湿痒。

用法和剂量

口服:汤水煎煮,3-9g或浸泡在酒中,或放入药丸和粉末中。外用:取适量,研磨结束后使用或用汤剂洗净。

化学成分

中含有氧化欧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异柠檬内酯、茴香豆精华、异黄酮豆精华和牛防风以及印度蝶骨。

药理作用

1。镇痛作用:白芷香豆素(即总香豆素)200mg/kg和300mg/kg灌胃可显著减轻热板法和化学刺激(酒石酸锑钾)引起动物疼痛反应,且其镇痛作用随剂量增加增强

2. 对平滑肌的影响:0.1%白芷香豆素0.5ml可放松兔小肠原位正常收缩,降低张力,降低收缩幅度,抵抗乙酰胆碱对小肠原位收缩。白芷香豆净0.6×10-3mg/ml能减轻家兔离体小肠的正常收缩,降低张力,平复收缩幅度,减轻乙酰胆碱引起的家兔离体小肠收缩。白芷香豆素0.6×10-3mg/ml可缓解离体豚鼠子宫的正常收缩,降低张力和收缩幅度,抵抗垂体后叶素或麦角新碱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它对家兔原位子宫的作用与对豚鼠离体子宫的作用相同。

3. 平喘作用:白芷香豆净200mg/kg和300mg/kg灌胃对组胺诱导的豚鼠哮喘有平喘作用,显著延迟哮喘的发生时间

4. 抗炎作用:云南白芷香豆净250mg/kg灌胃。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和慢性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相关讨论

滇南本草记载:“以心入肺,止阳明头痛寒邪,四时发热,祛风散肤。止寒腹痛、胃寒痛,祛除风湿、干燥、瘙痒、顽痹。治疮痈,化脓止痛。治漏、白带、月经稀、寒、湿全身疼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疗四季感冒、风寒湿热、头痛发热、突发寒热、知阳明经头痛:白芷、香附、苏叶、川芎黄芩、石膏(烧)、防风甘草五分。取一片生姜,在水中煎。(滇南当归散本草)

2。治疗女性白带:白芷二枚(头无尖),苍术二枚,川芎二枚,香附二枚,橘皮一枚,莲须一枚,茯苓二枚。引述一小撮糯米,煎一些水和酒。如果两个三个剂量无效,添加一枚臭椿皮和两枚艾草叶(油炸)。避免吃鱼、羊、鸡蛋、大蒜韭菜。治疗无症状、仅有白带的年轻女性是有效的。这是对湿热的押注。长期患病且有白带的女性以气虚和抑郁为特征,常导致虚弱和疲劳。如果无效,最好不要选择处方。(滇南当归汤本草)

3。痛经治疗:白芷9g,续断15g,虎掌草9g,肉桂3G,木香9g,当归9g,小桃仁9g。在水里煎。(曲靖特区中草药

4。治疗黄疸型肝炎:新鲜芹菜根90克。一只炖鸡肉分成两组。

5. 治疗疟疾:9克干草根和9克肥猪草。油炸衣服。(配方4-5来自红河中草药)

加工

收获和加工

从7月到10月,当茎叶枯萎变黄时,将其挖掉,取出茎叶,在阳光清洗干燥。

药材鉴定

药材性状

根长圆锥形或纺锤形,直径0.2-1.5cm,分枝或不分枝,下部较薄。外观为棕黄色,有许多深纵线,有时有分枝根痕,上部有环纹。脆的切片表皮白色,散布棕色油斑和裂纹,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呈淡黄色,占总直径的1/3。大多数产品被切割成小于1厘米的厚片。它很香,尝起来又辣又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类和属

伞形科当归为赤当归。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cm。整株植物都长满了粗而细的刚毛。根呈纺锤形,芳香,下部分枝。茎呈圆柱形,中空,有纵向凹槽,覆盖着白色刚毛,上部分枝。茎的下部叶呈椭圆形至三角形,双羽状,深裂,长5-20厘米,宽5-7厘米。叶宽椭圆形到长椭圆形,长2.5-5厘米,宽1.5-2厘米。边缘有不等的齿。表面绿色的,粗糙且有细微的褶皱,背部是浅绿色的,两侧都覆盖着鬃毛。后面有很多。茎的上部叶与茎的下部相似基部有阔叶鞘,密被灰白色刚毛。复合伞花序顶生或侧生,总伞茎长14-18cm,总苞片缺失或1-3,线状披针形,伞辐13-17,毛粗,小总苞片4-5,线状小伞花序30余朵花,短萼齿,线状三角形花瓣,白色,两型,外围为放射状花瓣,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丝厚和弯曲,花柱基部圆锥形,花柱2,短,分叉。针叶树呈倒卵形或椭圆形,长7-8mm,宽5-6mm,光滑每个凹槽内有一根油管,呈杆状,长度为针叶树长度的1/2或以上,两根油管在相邻表面。花期为5月至6月,结果期为8月至9月。

分布

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

道地产开发区

产自云南、四川等地。自产自销。

生长环境

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灌木林和草地下。

欢迎分享转载→ 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