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2-02-15 16:4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215)

竹叶中药名称毛竹曼诺变种赫诺尼斯(Mitf.)斯塔普夫的叶子。它具有清热、泻火、除烦、生涎、利尿的功效主要用于发热、口渴、口疮、尿红。

功效功能

功能

清热泻火、除烦生涎、利尿。

指示

1。发烧和口渴:本产品是甜和冷进入心脏经络。清心泻火消烦,清胃生津止渴。可用治疗发热、伤涎、发热、口渴。发热后期,废热不清,气涎伤证,外风热证,发热口渴证。

2. 口疮、尿红:本品可通上心火,下尿通畅,治疗上心火引起的口疮、舌痛,治疗下心热传导至小肠、温病、热沉入心包引起的小便短红涩痛,以及精神错乱和谵妄的症状

3. 西医诊断为疱疹性口腔炎属心火上炎,尿路感染属下焦热。

用法和剂量

口服:煎煮,6-15g,新鲜15-30g。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芦丁、柠檬草蒲公英等三萜类和谷甾醇、豆甾醇、菜籽油甾醇、蒲公英甾醇等甾体。

药理作用

本品水提取物具有解热作用。该产品的利尿作用较弱,但尿液中氯化物排泄量的增加很强。其粗提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它还有提高血糖的作用。

相关讨论

1。名医记载:“痰热在胸,咳嗽在气。”

2. 药物的含义:"竹叶清香,微苦,冷热,清香。经上说:治温清心,专清心气,清淡益窍,将心经分解为热血。主要治疗暑热口渴、胸口热痰、伤寒烦躁、咳嗽气喘。他们都是好特工。“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常用于治疗伤液、热渴的发热性疾病,常与石膏、知母、玄参等配伍,如清温败毒汤(一种治疗流行性皮疹的药物)在治疗热病后期,以余热不清、气水损伤证、人参麦冬等,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治疗外感风热、燥热口渴,并用金银花连翘薄荷、银翘散等(温病鉴别)。

2.常用于治疗心火发炎引起的口舌酸痛,心热进入小肠引起的小便短促、红涩,常与木通、生地黄、道池散等合用(小儿方剂)治疗温病热郁心包、谵妄证,常与玄参、莲子心、连翘心合用,如清宫汤(温病辨证)。

相关配伍

1、竹叶、灯心草:均能清心肺,引导心肺火下行,自幼排出。两药合用可增强清心肺火的功效。适用于上焦向小肠或膀胱传热的不良排尿丹皮、口疮、舌疮、心经热、发热、烦躁等。这两种药物都很弱,通常作为辅助药物使用

2.竹叶木通:两者都有清热利尿的作用,合用时可将热量向下传导,适用于膀胱发热的小便。

加工

收获和加工

全年收获,去除杂质并干燥

储存方法

置于干燥处。

药材鉴定

药材性状

叶片狭长披针形,长7.5-16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钝,叶柄长约5mm,一边边缘光滑,另一边有小锯齿和粗糙的平行脉,6-8对次脉,显著的小横脉,叶面绿色,无毛,浅色背部。呼吸微弱,味道清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类

禾本科毛竹

形态特征

植物木质化,树栖。杆高6-18米,直径5-7厘米生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杆环和鞘环非常凸起。鞘背面无毛或上部略多毛,黄绿色至浅黄色,带灰黑色斑点和条纹。鞘耳及其蟹毛发易脱落。鞘叶披针形长,起皱,基部收缩,小枝有1-5片叶。鞘口无毛,叶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生脉6-8对,细。小穗小枝排列成平铺圆锥花序,小穗含2-3个小穗花,顶部花退化,颖片1或2,披针形,有毛,外稃锐尖,表面有毛,内稃顶端有2齿,有毛鳞片3至1或无,披针形花药在开花时悬挂在外花上,花丝很长,子房尖卵形,顶部生长方式和柱头为3,扫帚状,4-5月为萌芽期,次年10-5月为开花期

分布

分布在山东、河南和长江流域南部。

道地产区

生长环境

通常种植在花园中。

生长培训生

喜欢温暖湿润气候避免严寒和强风,应种植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上,靠近村庄和水边的缓坡和平地上,应种植在潮湿肥沃排水良好、中性微酸、微碱的砂壤土上,不应种植在贫瘠的土地粘性

繁殖

母竹移栽

栽培技术

2月中旬至3月下旬选用竹竿粗壮、节间茂密、枝条短、枝叶茂盛、竹鞭生长势强、鞭芽新鲜、芽饱满、无病虫害的二年生竹为母竹,根盘长60cm,宽40cm,深30cm、 2-3或最多5.挖母竹时,多带鞭根和土壤,不损伤孢子和须根,切平,搬运时用稻草包裹,切下一部分竹笋,留4-7丛树枝行距5m×挖一个孔3M,孔略大于原根板,然后把竹子种进洞里。首先填充一层细表土或池塘泥。竖立竹子植物,层层牢牢地覆盖土壤,浇水栽培,防止水分蒸发,然后固定竹子植物。为了防止风摇晃,支撑并固定在柱子周围。

虫害防治

1.竹锈病:损害树叶可在疾病早期喷洒波尔多液

2.竹象虫:破坏竹笋,成虫交配产卵期可人工捕捉,幼虫潜伏期可喷洒500倍90%结晶敌百虫。

欢迎分享转载→ 竹叶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