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 > 本文内容

芋细菌性斑点病

发布时间:2024-09-19 10:2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 :植物大百科阅读(292)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圆形或近圆形细小斑点,横径1~3毫米不等,后转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具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间变为灰白色,四周黑褐色,病部易穿孔。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圆形或近圆形细小斑点,横径1~3毫米不等,后转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围具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间变为灰白色,四周黑褐色,病部易穿孔。发病叶片病斑数量较多,病症一般不明显,严重时数个病斑可相连合为暗褐色小斑块,潮湿时触之有质粘感。 

[发生特点]:此病由细菌芋假单胞杆状菌Pseudomonas colocasiae (Takimoto) Okabe et Goto侵染引起。病原细菌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或粘附在球茎表面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随时可以侵染寄主。病菌借助于雨水溅射传播。雨水多的年份发病多,且易在雨后发病。 

[防治要点]

①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②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芋株接近封行时,及时进行药剂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8%菌克毒克水剂800~1 000倍液。

欢迎分享转载→ 芋细菌性斑点病

用户评论

精品推荐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