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 > 本文内容

油麦菜蚜虫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5-03-25 16:0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 :植物大百科阅读(221)

油麦菜,别名莜麦菜,又叫苦菜、生菜,属菊科莴苣植物,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现将油麦菜蚜虫识别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蚜虫虫体很小,柔软,触角长。腹部上有一对圆柱突起,叫腹管,腹部末端有一个突起的尾片。蚜虫分有翅蚜和无翅蚜,有翅蚜可以迁飞,无翅蚜只能爬动。

蚜虫繁殖力很强,发育快。广东地区一年可繁殖30~40代。温暖干燥利于蚜虫繁殖。蚜虫以成虫和若虫群居于叶背、花梗或嫩茎上,吸食辣椒汁液,分泌蜜露。被害叶片变黄,卷缩。嫩茎、花梗被害呈弯曲畸形,影响开花结实,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枯萎死亡。蚜虫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加重病毒病发生。蚜虫对黄色、橙色有很强的趋性,而对银灰色有负趋性。

(1)清洁田园 清除田间及其附近的杂草减少虫源。

(2)银灰色薄膜覆盖栽培 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特点,达到避蚜防病的目的

(3)黄色诱虫 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趋性的特点,在田间设置黄色诱虫板,诱杀有翅蚜。黄色板大小1米×0.2米,黄色部分涂上机油,插于辣椒行间,高出植株60厘米,每亩放30块。

(4)药剂防治 在初发阶段,用10%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多来宝乳剂1000倍液,或10%虫螨灵3000倍液,或50.5%农地乐1500倍液,或47%乐斯本乳剂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以上就是油麦菜蚜虫的识别及防治方法的介绍了,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 油麦菜蚜虫的识别及防治方法

上一篇:黄皮洋葱的育苗

下一篇:芋头育苗技术

用户评论

精品推荐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