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4 08:2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 :植物大百科阅读(117)
我国已见诸报道的竹笋夜蛾有5种,属鳞翅目,夜蛾科。以竹笋禾夜蛾、笋秀禾夜蛾和淡竹笋夜娥最为常见。国内分布于河南、陕西以南各竹产区,主要为害刚竹屈竹种。多2~3种混同发生,以幼虫蛀入笋内为害,被害笋大多死亡,称“高脚退”。
形态特征
竹笋禾夜蛾成虫体长14&mdash25毫米,体、翅棕褐色,雌蛾颜色较浅。前翅翅基及近顶角处各有1个倒三角形深褐色斑,外缘由7&mdash8个黑点组成。笋秀禾夜蛾成虫体长11&mdash18毫米,体、翅棕褐色至灰褐色.前翅中央具1个黄白色肾形纹。5种竹笋夜蛾的幼虫均为淡紫褐色,极易混淆,可根据亚背线的形状及其短缺加以区分。
发生规律
5种竹笋夜蛾的生括史和为害习性相似。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幼虫孵化。初孵幼虫以竹林内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为中间寄主,从草基部侵入草茎内取食,4月中下旬竹林出笋后,迁移至笋上取食,从笋的顶端或侧面侵入,在笋内纵向蛀食为害。20&mdash25大后,幼虫老熟,出笋(或在笋内下行),入士化蛹。成虫6月份羽化,产卵于杂草、笋箨、土表和低位竹枝托叶等处。竹林内中间寄主杂草的心叶呈枯萎状,被害笋在竹箨小叶上有规则的圆形蛀孔,笋端或侧面的蛀入孔外常挂有幼虫排出的粪屑,极易识别。
防治方法
防治竹笋夜蛾,关键是清除虫源,阻止幼虫上笋,因为幼虫侵入笋后,防治就十分困难、具体防治方法:
①清除退笋。在出笋季节加强林内清查,及时挖除被害笋.初期被害笋可食用,高脚虫退笋应深埋沤肥或捣毁,杀死笋内幼虫,以降低翌年虫口密度。
②清除中间寄主。在秋冬季节和出笋前1个月施用除草剂或竹林垦复清除林地杂草,既可消灭草上的越冬卵,又可断绝幼虫孵化后的食料,使其在出笋前饿死。化学除草,每公顷可采用10%草甘膦水剂9.5千克地面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
③灯光诱蛾。6月份成虫羽化时,夜间用黑光灯诱杀。
以上就是竹笋夜蛾的防治方法一文。希望整理的这篇文章对大家有用哟,这样就能种植出优质的竹笋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到农业之友--竹笋频道,查看更多关于竹笋的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 竹笋夜蛾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芋头灰斑病防治技巧
下一篇:油菜秋冬季田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