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 > 本文内容

茄子绵疫病的防治

发布时间:2025-08-10 18:2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 :植物大百科阅读(135)

茄子绵疫病,又称烂茄子,在各菜区普遍发生,露地茄子、保护地茄子均可危害。初夏多雨或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果实大量腐烂,直接影响产量。怎么防治茄子绵疫病?

危害症状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果实。果实染病,多以下部老果较多,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并产生茂密的白色棉絮状菌丝。果实内部变黑腐烂且易脱落。病果落地后,由于潮湿可使全果腐烂,遍生白霉(菌丝体及孢子囊),最后干缩成僵果。叶片被害,病部水浸状,褐色,有明显轮纹,潮湿时边缘不明显,扩展极快,病斑上生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干燥时病斑停止扩大,病部组织干枯。花染病,常在发病盛期,呈水浸状褐色湿腐。嫩茎染病,变褐腐烂、缢缩,易折断,上部叶片萎蔫下垂。幼苗染病,常发生猝倒现象,病部常产生白色絮状菌丝体。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亚门寄生疫霉菌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和辣椒疫霉菌P. capsici  Leon.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经雨水反溅侵染果实,在果实的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通过风雨传播、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产生芽管进行再侵染。

病菌喜高温、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25~30℃,相对湿度9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茄子绵疫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0月。茄子绵疫病感病生育期为座果期至采收期。

高温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过高、定植过迟、偏施氮肥、管理粗放、重茬及长果型品种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初夏多雨或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高燥地块栽培及时清除病果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与瓜类、豆类等蔬菜实行3~4年轮作。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药剂可选用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倍,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或56%靠山可湿性粉剂500倍,或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或64%杀毒矾超微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喷雾防治。

以上就是茄子绵疫病的防治的介绍了,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到农业之友--茄子频道,查看更多关于茄子的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 茄子绵疫病的防治

用户评论

精品推荐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