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2-02-24 02:3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2115)

桑枝,中药名。为桑科桑属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嫩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主治风湿痹证,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湿,利关节。

主治

1、风湿痹证:本品性平,祛风湿而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痹证新久、寒热均可应用,尤宜于风湿热痹,肩臂、关节酸痛麻木者。

2、西医诊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肩周炎、骨折后期关节功能障碍、坐骨神经痛、肱骨外髁骨膜炎、骨关节病属风湿热痹者,荨麻疹、湿疹属风邪在表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9-15g。外用:适量

化学成分

桑枝含鞣质,蔗糖,果糖,水苏糖,葡萄糖,麦芽糖,棉子糖,阿拉伯糖,木糖等。近来从桑枝水提物中分得4个多羟基生物碱及2个氨基酸(7-氨基丁酸和L-天门冬氨酸)。

药理作用

桑枝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可提高人体淋巴细胞转化率,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近效方》云: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轻身,聪明耳目,令人光泽,兼疗口干。”

2、《本草备要》:“利关节,养津液,行水祛风。”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普济本事方》单用煎服治风热痹痛,《景岳全书》一味熬膏治筋骨酸痛,四肢麻木。但因单用力弱,多随寒热新久之不同,配伍其他药物。偏寒者,配桂枝、威灵仙等偏热者,配络石藤、忍冬藤等偏气血虚者,配黄芪鸡血藤、当归等。若与柳枝、杉枝、槐枝等配伍外洗,可治风毒攻手足疼痛,皮肤不仁,如桑枝汤(《圣惠方》)。

相关配伍

1、桑枝配桂枝:桑枝祛风通络,善治风湿拘挛,肩臂疼痛桂枝温通经脉,善治血痹麻木、上肢痹痛。两药相配,走窜上行,治疗肩、臂、手指诸关节疼痛的效果显著。对肌肤麻木不仁、拘急疼痛亦有良效。

2、桑枝配桑寄生:桑枝横行四肢,除湿消肿,通络止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逐湿,补血通脉。桑枝以通为主,桑寄生以补为要。两药参合,一补一通,相互为用,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的功效显著。适用于风湿痹症所致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筋骨疼痛以及肝肾不足、阴虚阳亢所致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

3、桑枝配防己:桑枝味苦性平,祛风通络,舒筋缓脉防己宣散降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两药相配,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适用于外感风湿所致的四肢拘挛,麻木疼痛等。

4、桑枝配鸡血藤:桑枝性善走窜,可祛风通络鸡血藤舒筋活络,更能补血活血。二者合用,有活血通络之功。适用于风湿兼有血瘀之四肢筋骨疼痛。

5、桑枝配松节:两药均为祛风湿药,松节长于疏通经络,行气血,利骨节,尤善于祛筋骨间风寒湿邪。两药合用,可增强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症所致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疼痛麻木等。

鉴别用药

1、桑枝与秦艽两者均为祛风湿清热药,功能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中风手足不遂等。但秦艽味辛苦、性微寒,故发热,关节红肿热痛者尤为适宜且祛风除湿而不燥,有“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之称,故能养血舒筋,清退虚热,还可用治骨蒸潮热、湿热黄疸、小儿疳积发热等秦艽可引湿热下行,故湿热黄疸亦能用之。桑枝味苦、性平,归肝经,善行于上肢,尤宜于肩臂关节疼痛拘挛还可祛风和血止痒,利水退肿,用治外感风邪引起的肢体酸痛、皮肤瘙痒、紫白癜风、水肿脚气等。

2、桑枝与松节:两者均为祛风湿药,均能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皆可用治风湿痹痛。但桑枝味苦气平偏凉,功专祛风湿拘挛,作用偏于上肢,尤宜于上肢风湿热痹,肩臂关节疼痛拘挛。取桑枝祛风通络,除湿化痰之功,亦用于痰火壅滞所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桑枝能祛风和血,主遍体风痒干燥,用于皮肤瘙痒、紫白癜风等也能利水退肿,用于水肿脚气等。松节气温性燥,归肝、肾经,更长于疏通经络,行气血,利骨节,尤善于祛筋骨间风寒湿邪,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牙痛等。

3、桑枝与桂枝:两者均能祛风通络,皆可用治风湿痹痛。但桑枝以祛风除湿通络为长,桂枝则以温经散寒通络为优,均偏行于上肢肩臂,古人认为桑枝得桂枝治肩臂痛,故对于上肢风湿痹痛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桑枝性偏凉,宜用于风湿热痹,且善散风除湿,故也常用于风湿瘙痒,又能利水退肿,治疗水肿脚气桂枝辛温偏治寒痹,且温经通阳之功还可用于治疗胸痹、痛经、脘腹疼痛、痰饮等。

相关药品

桑枝膏、强身壮骨酒、筋骨止痛膏、湿热痹颗粒(片)。

相关方剂

桑枝秦艽汤(《青囊全集》)、沈氏桑尖汤(《杂病源流犀烛》)、桑枝煎(《圣惠方》)。

药膳食疗

桑枝鸡:

1、功效:可清热通痹,益气补血,清利湿热,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2、原材料:桑枝60g,绿豆30g,鸡肉250g。

3、做法:将鸡肉洗净,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绿豆及洗净、切段的桑枝清炖至肉烂,起锅前拌上盐、姜、葱等调味即可。

4、用法:饮汤食肉,量自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生用或炒用。

炮制方法

1、桑枝: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炒桑枝:取桑枝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3、酒桑枝:取净桑枝片,用黄酒拌匀,闷润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色,取出放凉。每桑枝100kg,用黄酒12kg。

4、麸炒桑枝:先将锅烧热,撤入麦麸至冒烟,加入桑枝片,炒至淡黄色,筛去麸皮,放凉。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酒桑枝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本品粉末灰黄色。纤维较多,成束或散在,淡黄色或无色,略弯曲直径10-30μm,壁厚5-15μm,弯曲处呈皱襞,胞腔甚细。石细胞淡黄色,呈类圆形、类方形,直径15-40μm,壁厚5-20μm,胞腔小。含晶厚壁细胞成群或散在,形状、大小与石细胞近似,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1-2个。草酸钙方晶存在于厚壁细胞中或散在,直径5-20μm。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弯曲。

药材性状

嫩枝呈长圆柱形,少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1.5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多数黄褐色点状皮孔及细纵纹,并有灰白色略呈半圆形的叶痕和黄棕色腋芽。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0.2-0.5cm,皮部较薄,木部黄白色,射线放射状,髓部白色或黄白色。气微,味淡。以质嫩、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饮片性状

1、桑枝:为圆形或长椭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呈放射状纹理,髓部白色。周边灰黄色或黄褐色。片坚韧气微,味淡。

2、炒桑枝:表面黄色,偶有焦斑。

3、酒桑枝:表面黄色,偶有焦斑微有酒气。

4、麸炒桑枝:表面淡黄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桑科桑属植物桑。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1-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1-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1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全国各地。

道地产区

全国各地均产。

生长环境

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多为人工栽培

生长见习

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25-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停止生长。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适应性强。

繁殖方式

用种子、嫁接和压条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采取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净种子,随即播种或湿砂贮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播前用50℃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2h,放湿砂中贮藏催芽经常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株距20-30cm开沟,沟深1cm,每1hm2用种量7.5-15kg。覆土。约经10d出苗。苗高3-4cm间苗,去弱留强,并补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

2、嫁接繁殖:袋接法,于嫁接前20d,剪接穗,湿沙贮藏,使砧木剪口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紧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状芽接(套接)。

3、压条繁殖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露出顶端培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开穴、穴径0.5-0.7m,穴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

病虫防治

1、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

2、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蚧、桑天牛、桑蓟马、桑始叶螨等。

欢迎分享转载→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