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橹罟子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4-09-23 09:0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280)

橹罟子,中药名。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PandanustectoriusSoland.)的核果。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将小核果分开,晒干。喜生于村旁、路边、山谷、溪边及滨海地区。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味辛、淡,性凉,归肾、脾、肝、胃经,具有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开心、益志、宽痞、解酒毒、制伏亢阳、扶持衰土的功效,常用于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小便不利、目生翳障、酒后发渴、妇人不孕。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脾益血,行气止痛,化痰利湿,明目,开心,益志,宽痞,解酒毒,制伏亢阳,扶持衰土。

主治

痢疾,胃痛,咳嗽,疝气,睾丸炎,痔疮,小便不利,目生翳障,酒后发渴,妇人不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浸酒或浸蜜。外用:适量,煎水洗。

相关论述

《纲目》:“《桂海志》云:大如半生碗,数十房攒聚成球,每房有缝。冬生青,至夏红。破其瓣食之,微甘。出广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痢疾:露兜簕果实60~120g。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睾丸炎:露兜簕果核、紫苏、黄皮叶各适量。煎水熏洗。(《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目生翳障、渐渐昏暗、视物不明:橹罟子浸白蜜内,每日连蜜啖一枚,一月可退。(《纲目拾遗》)

4、解暑:竻波罗(路兜力中心与菠萝相似者),煎服。(《岭南采药录》)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将小核果分开,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果实呈椭圆形或球状椭圆形,长达20cm,外表黄红色,由50~70多个纤维状肉质核果组成。核果倒圆锥形,稍有棱角,长4~6cm顶端钝圆,有花柱残基外果皮灰棕色,光滑,但多破碎或不存在中果皮几乎全由木质纤维构成,质坚韧,黄白色或灰棕色内果皮坚硬,木质,有4~10室,果室狭长,内面棕色,有扁而狭长之种子1粒。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

形态特征

原植物为露兜树,又名露兜簕。常绿分枝灌木或小乔木,常具气生根。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带状,长约1.5m,宽3~5cm,顶端渐狭成一长尾尖,边缘和背面中脉上有锐刺。雄花序由数个穗状花序组成,穗状花序无总花梗佛焰苞长披针形,近白色,长12~26cm,宽1.5~4cm,先端尾尖雄花芳香,雄蕊常为10余枚,多可达25枚,着生于长达9mm的花丝束上,呈总状排列雌花序头状,单生于枝顶,圆球形佛焰苞多数,乳白色,长15~30cm,宽1.4~2.5cm,边缘具疏密相间的细锯齿心皮5~12枚合为1束,中下部联合,上部分离,5~12室,每室有1粒胚珠。聚花果大,向下悬垂,由40~80个核果束组成,幼果绿色,成熟时橘红色。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喜生于村旁、路边、山谷、溪边及滨海地区。

欢迎分享转载→ 橹罟子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