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山茶花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2-03-05 18:3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046)

山茶花,中药名称。山茶花,具有凉血、止血、化瘀、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吐血、出血、咳血、便血、痔疮血、红白痢疾、淋血、血崩、带下、烫伤、跌伤、扑伤。

功效

功能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适应

吐血、出血、咯血、便血、痔疮、红白痢疾、淋血、血崩、白带、烫伤、跌伤。

用法和剂量

口服:汤剂煎煮5-10g或磨成粉末。外用:将芝麻油研磨后涂抹。生用优于散瘀,煎用优于止血。

化学成分

花卉含有黄酮类、三萜类、鞣质和甾醇,以及茶花皂甙I和II、可可碱等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早期提取的茶花单宁可抑制9,10-二甲基-1,2-苯并蒽(I)通过灌胃在大鼠或小鼠体内诱导的移植性软组织肿瘤生长和横纹肌肉瘤形成1-3个月。茶花苷灌胃2.5个月还可以减少局部应用I型药物诱发的皮肤乳头状瘤和癌症。从花蕾中提取的茶花单宁B也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腹腔注射10mg/kg可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寿命

2. 其他作用:叶片花瓣所含的山茶皂甙I和II可引起真菌分生孢子的异常萌发

相关讨论

1。朱丹溪:“(治疗)吐血,肠风出血。红色是终点。它可以用于儿童溺水,姜汁和酒代替郁金香(引自简编)

2。简编:“治疗汤烧伤。”

3,《医林纲目》:“补肝、疏肝、破血、清热

4,《本草镜》:“凉血、破血、止血、收敛剂,祛痈消肿、落扑、破长期痢疾、肠风下血、皮带塌陷、淋血、鼻出血、吐血、外灸”

5. 本草再创新:“治血、调肠风、清肝火、润肺养阴”

临床应用

相关兼容性

1。治疗吐血咳嗽:宝珠山茶,瓦烤黑,掺红糖,每日用量不限多少。(无药良方)

2。治疗血痢:将大红宝珠茶花在阴凉处晾干,加入白糖拌匀,放在饭锅上蒸三四次。(拯救生命的苦海)

3。乳头开花和异常疼痛的治疗:将宝珠山茶烤熟,研究到底,并涂上芝麻油。(摘自简编)

4。白带治疗:鲜白山茶、锦鸡儿30克,鲜夏萍草、三白草15克,白、白草60克。炖猪膀胱服。(青岛市中草药手册)

5。治疗灰尘和沙子进入眼睛:10朵山茶花(无蒂)和1块钱用于老鼠粘性种子。第二种味道是结束。带上两三把匕首真是太好了。(名医选方)

加工

收获与加工

从4月到5月,鲜花分批收获,晒干或晒干。在干燥过程中,必须少转动,以避免破碎或分散。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花蕾呈椭圆形开放花朵呈不规则扁平花盘,花盘直径为5-8cm。表面呈红色、黄褐色或棕褐色,萼片5片,棕红色,革质,背面密被灰白色丝状细绒毛,花瓣5-7片以上,上部椭圆形,先端稍凹,下部深色基部连成一体,有许多纸雄蕊,两个圆形,所述外圆灯丝连接一体。它有轻微的空气和甜味。

植物学信息

山茶科植物种类和属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可达10米。树皮灰棕色,幼枝棕色。单叶互生叶柄长8-15mm,叶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2.5-6cm,先端渐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发亮,下面浅绿色,叶干后黄色。花为两性,单生或与叶腋或枝顶相对鲜红色,直径5-8厘米,萼片5片,宽椭圆形,覆盖白色柔毛花瓣5-7片,栽培品种有多片花瓣,白色、浅红色等颜色,花瓣近圆形,先端凹,基部稍连体,大多数雄蕊连体,附着在花瓣的基部,内部分离的子房上位,花柱先端为3裂。蒴果近球形,直径2.2-3.2cm,果皮厚而光滑,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背面有棱角,长1.8-2.5厘米,深褐色。花期为4月至5月,结果期为9月至10月。

分布

源于中国东部,经常在全国各地种植

生长环境

以种植为主。

成长实习生

喜欢温暖潮湿气候。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5℃。避免阳光直射干旱。它不适合寒冷的山区种植。宜在深厚、疏松肥沃腐殖质土或含砂土的酸性土中耕作,不宜粘土耕作。

繁殖方法

通过切割、嫁接或压制进行繁殖。

栽培技术

1。扦插繁殖:采用单芽扦插法,9-10月进行育苗移栽。从母株上切下当年春笋,每节切成一条,从叶片上方约0.3cm处略斜切下,切口应光滑。扦插后,立即插入苗床,行距15-20cm,株距5cm左右。把它们围好以获得一点阳光。经常注意洒水以保持苗床湿润。春芽第二年萌发后,一次追肥适当增加遮荫的透光率,可调整半阴半阳。第四年可以移植。2.嫁接繁殖:选择单叶山茶种子,春季播种育苗,第二年3-4月盆栽移栽,培育2-3年。从4月到5月,将花盆和花盆移到改进后的树上,并将它们连接起来。一年后,界面愈合,并从3月到4月将其与母植物分离。3.分层繁殖:可采用高枝分层法培育1-2年,然后扦插种植。

害虫防治

1。疾病包括炭疽病和茶烟煤病。2.害虫包括红蜘蛛多种介壳虫

欢迎分享转载→ 山茶花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