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鹅涎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5-07 19:0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213)

鹅涎,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鹅Ansercygnoidesorientalis(L.)的口涎。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具有软坚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稻麦芒或鱼刺鲠喉,鹅口疮。

功效作用

功能

软坚消肿。

主治

稻麦芒或鱼刺鲠喉,鹅口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含漱或涂敷。

相关论述

1、《本草蒙筌》:“治误吞稻刺塞喉。”

2、《纲目拾遗》:“治小儿鹅口疮。”

3、《中国动物药》:“治麦芒、鱼刺着喉中不下。”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谷麦蒙梗刺喉中闷塞疼痛者:以活鹅口中涎(鹅倒吊,待鹅口涎流出,以器承贮)服之,其梗即随鹅涎而下。(《宝庆本草折衷》引《夷坚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塞少许生姜入鹅口中,将其倒提,头向下使口涎流出,收集鲜用。

植物学信息

生长环境

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强,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动物时,常头向前下方伸,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听觉灵敏,鸣声宏大,又好相应和。以青草、蔬菜、种籽、糠麸等植物性为食。

欢迎分享转载→ 鹅涎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