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竹节参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5-09 15:0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62)

竹节参,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rjaPonicusC.A.Mey.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和外皮,干燥。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强壮之功效。常用于痨嗽咯血,跌扑损伤,咳嗽痰多,病后虚弱。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强壮。

主治

用于痨嗽咯血,跌扑损伤,咳嗽痰多,病后虚弱。

用法用量

6-9g。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虚劳:竹节参9g,党参9g,当归6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虚劳咳嗽:竹节参15g。煎水当荼饮。(《贵州民间药物》)

3、吐血:竹节参9g,麦冬6g,丝毛根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倒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竹节参研粉,每次1.5-3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用时捣碎。

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弯曲,有的具肉质侧根。长5-22cm,直径0.8-2.5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根痕。节明显,节间长0.8-2cm,每节有1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苦、后微甜。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五加科人参属竹节参

分布区域

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分布于西南地区,此外陕西、甘肃、河南也有分布。

欢迎分享转载→ 竹节参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