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红粘谷子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5-16 19:0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88)

红粘谷子,中药名。为苋科植物繁穗苋AmaranthuspaniculatusL.的种子。我国各地栽培或野生。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胁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

痢疾,胁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恶疮肿毒。”

2、《山西中草药》续编:“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治赤痢,两胁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血崩:繁穗苋种子1把,京墨30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繁穗苋种子、地肤子各等量。压碎醋调,敷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日晒,搓揉,取种子,干燥。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胞果菱状卵形,环裂,先端有3齿种子近圆形,稍扁平,淡黄色或棕褐色,长与宽约1mm,边缘粗厚有不规则带状突起,种子淤在中央突出如透镜状,在基部有微凸的种脐。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苋科植物繁穗苋。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2m。茎直立,单一或分枝,具钝棱角,几无毛。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3cm,宽2-5.5cm,先端锐尖或圆钝,具小芒尖,基部楔形。花单性或杂性,圆锥花序腋生和顶生,由多数穗状花序组成,直立,花后期下垂苞片和小苞片钻形,绿色或紫色,背部中肋突出,先端具长芒花被片5,膜质,绿色或紫色,顶端有短芒,花被片和胞果等长雄蕊比花被片稍长雌花苞片为花被片长的一倍半,花被片先端圆钝。胞果椭圆形,盖裂,先端有3齿,和宿存花被等长。种子棕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全世界广泛分布。

生长环境

我国各地栽培或野生。生长由平地到海拔2150米。

欢迎分享转载→ 红粘谷子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