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莲花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5-19 23:0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52)

莲花,中药名。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花蕾。广布于南北各地。味苦、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散瘀止血,祛湿消风的功效。常用于损伤呕血,血淋,崩漏下血,天泡湿疮,疥疮瘙痒。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止血,祛湿消风。

主治

损伤呕血,血淋,崩漏下血,天泡湿疮,疥疮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1.5g煎汤,6-9g。外用:适量,鲜者贴敷患处。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坠损呕血,坠跌积血,心胃呕血不止:干荷花,为末。每酒服方寸匕。(《医方摘要》)

2、治天泡湿疮:荷花贴之。(《简便单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花蕾圆锥形,长2.5-5cm,直径2-3cm。表面灰棕色,花瓣多层。散落卵形或椭圆形,皱缩或折折,表面具多数细脉,滑柔软。去掉花瓣,中心有幼小的莲蓬,顶端平坦,上面有小孔十余个,基部渐窄,周围着生多数雄蕊。气香,味微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睡莲科植物莲。

形态特征

莲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花托上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广布于南北各地。

欢迎分享转载→ 莲花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