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皋芦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7-15 02:2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80)

皋芦,中药名。为山茶科植物皋芦Camelliasinensis(L.)O.kuntze.f.macrophylla(Sieb.)Kitamura的叶。分布云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除烦,止渴,明目之功效,用于烦热头痛,口渴,目昏,咽喉肿痛,淋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除烦,止渴,明目。

主治

用于烦热头痛,口渴,目昏,咽喉肿痛,淋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相关论述

《本草拾遗》:“作饮,止渴,除痰,不睡,利水,明目。”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幼嫩叶多干缩成条形,长1-4cm老叶长椭圆形,长可达15cm。叶片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表面绿褐色或棕绿色叶柄短嫩叶纸质,老叶微革质,易碎。气微清香,味苦、微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山茶科植物皋芦 。

形态特征

大叶茶,常绿灌木,全体与茶相似,惟枝干较粗大。叶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7cm,边缘有锯齿。花腋生,白色,较茶花略大花梗长萼片5花瓣5雄蕊多数子房上位。蒴果扁圆形。花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林中。

欢迎分享转载→ 皋芦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