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米仔兰花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7-16 17:2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16)

米仔兰花,中药名。为楝科米仔兰属植物米仔兰AglaiaodorataLour.的花。植物米仔兰,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等地。具有行气宽中,宣肺止咳之功效。主治胸膈满闷,噎膈初起,感冒咳嗽。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气宽中,宣肺止咳。

主治

胸膈满闷,噎膈初起,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泡茶。

相关论述

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解郁宽中,催生,醒酒,清肺,醒头目,止烦渴。治胸膈胀满不适,噎膈初起,咳嗽及头晕。”

2、《福建药物志》:“宽胸解郁,疏风解表。主治感冒胸闷。”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胸膈胀满,树兰花、藿香、枇杷叶、石斛、竹茹、桔(橘)红各9g。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2、治噎膈初起,树兰花、郁金、苏子各9g,沉香1.5g,白蔻3g,芦根汁酌加。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3、治气郁胸闷,食滞腹胀,米仔兰花3-9g。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将含苞待放的花,用竹竿轻轻打下,去净杂质,收集阴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干燥花呈细小均匀的颗粒状,棕红色。下端有一细的花柄,基部有小花萼5片花冠由5片花瓣紧包组成,内面有不太明显的花蕊,淡黄色。体轻,质硬稍脆。气清香。以色金黄、香气浓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楝科米仔兰属植物米仔兰。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7m。多分枝,幼嫩部分常被星状锈色鳞片。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5-12cm,叶轴有狭翅小叶3-5,对生,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7cm,宽1-3.5c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圆锥花序腋生花杂性,雌雄异株花萼5裂,裂片圆形花瓣5,黄色,长圆形至近圆形,极香雄蕊5,花丝合生成筒,筒较花瓣略短,先端全缘子房卵形,密被黄色粗毛,花柱极短,柱头有散生的星状鳞片。浆果卵形或近球形,径约1cm,幼时被散生的星状毛,后变无毛。种子有肉质假种皮。花期6-11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湿润、肥沃的壤土和砂壤土林中,也常见栽培。

欢迎分享转载→ 米仔兰花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