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1 16:2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62)
楠材,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楠木PhoebezhennanS.LeeetF.N.Wei[P.nunmuauct.non(Oliv.)Gamble]的木材及枝叶。楠材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和中降逆,止吐止泻,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暑湿霍乱,腹痛,吐泻转筋,水肿,聤耳出脓。
和中降逆,止吐止泻,利水消肿。
用于暑湿霍乱,腹痛,吐泻转筋,水肿,聤耳出脓。
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煎汤洗足或烧研粉,棉裹塞耳。
1、《别录》:“主霍乱吐下不止。”
2、《日华子》:“治转筋。”
3、《本草汇言》:“利水下气。”
1、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楠,大如掌者削之。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令灼之也。(《肘后方》)
2、治霍乱腹痛吐利:楠木一两,樟木一两。上件药,细锉,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分为三服,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3、治水肿自足起稍上进者:楠木、桐木。煮取汁以渍之,并饮少许,加小豆妙。(《肘后方》)
4、治聤耳,通耳脓水出,日夜不止:楠木一分,烧灰,花胭脂一分。上药细研为散,每取少许,用绵裹,塞耳中。(《圣惠方》)
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枝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3-2.5cm。表面灰棕色或灰白色,幼枝色较浅,具突起的稀疏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淡黄色,髓部小。叶卷曲皱缩,展平后为矩圆形或倒披针形,长6-11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绿色上表面微显光泽,下表面被柔毛,以主脉为多叶柄长0.7-1.3cm,被柔毛。气香,味淡,微涩。
樟科植物楠木。
楠木又名雅楠、桢楠。大乔木,高达30m以上。芽鳞被灰黄色贴伏长毛小枝通常较细,有棱或近于圆柱形,被灰黄色或灰褐色长柔毛或短柔毛。叶革质叶柄细,长1-2.2cm,被毛叶片椭圆形,少为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1cm,宽2.5-4cm,先端渐尖,或呈镰状,基部楔形,上面光亮无毛或沿中脉下半部有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脉上被长柔毛。聚伞圆锥花序十分开展,被毛花两性花被裂片6,近等大,长3-3.5cm,宽2-2.5cm能育雄蕊9,长约2mm,被柔毛退化雄蕊三角形,具柄,被毛子房球形,无毛或仅上半部与花柱被疏柔毛,柱头盘状。果椭圆形,长1.1-1.4cm,直径6-7mm宿存花被片卵形,革质,紧贴,两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阔叶林中。也有栽培。
欢迎分享转载→ 楠材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