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5 18:2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46)
红泽兰,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红泽兰Championellajaponica(Thunb.)Brem.的全草。分布于四川、湖北。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痛经,盆腔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叶有利膈、开胃行水、解毒等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痛经,盆腔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叶有利膈、开胃行水、解毒等功效。
9-15g。
《四川常用中草药》:“消瘀行水,舒肝散郁,治月经不调,产后淋漓腹痛、血晕、症瘕痈肿、跌打损伤及身面浮肿。”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治月经不调,产后淋漓腹痛:红泽兰9-15g,煎汤内服。(《男女科药膳秘宝大全》)
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干燥全草长约55cm,全体呈紫黑色。茎四棱形,粗约3-5mm,末端渐细小,有顺向纹理,有节,节间长约4-8cm,分枝对生于节上。质脆易断,断面中央有小空心。叶片多已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呈披针形长约40cm。微有清香气。
爵床科植物红泽兰。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约60cm。丛生,靠地的节上有不定根。茎四棱形,上部多分枝,节膨大。单叶互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披针形,长3-5cm,宽7-15mm,先端渐窄而钝尖,基部窄楔形,边缘近全缘或有疏浅锯齿,深绿色,两面均无毛。6-7月开花,由枝顶抽出短穗状花序,花淡紫色萼片5,窄小,绿色花冠漏斗状,下部细长呈管状,略弯,上部有5裂片,裂片先端圆形雄蕊4,2长2短。着生于冠管上雌蕊1,花柱细长,略露于管外。
四川、湖北。
生于林边、沟边、屋旁等阴湿的地方,常栽培于沟边、屋旁土壤饮食肥沃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 红泽兰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