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7 04:2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205)
马桑叶,中药名。为马桑科植物马桑CoriarianepalensisWall.的叶。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肿毒,疥癣,黄水疮,烫火伤,痔疮,跌打损伤。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
痈疽肿毒,疥癣,黄水疮,烫火伤,痔疮,跌打损伤。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1、一般药理:使唾液分泌,心率减慢,呼吸加速和引起惊厥可使体温降低瞳孔缩小。
2、毒性:兴奋大脑、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迷走神经中枢。
《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红白蚁虫痒子,炖肉服。又治火伤,调香油搽涂,疮子服效。”
治疗精神分裂症。
1、治毒疮:马桑叶研末,调麻油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2、治目赤痛:马桑叶、大血藤叶,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4-5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马桑科植物马桑。
马桑,又名蛤蟆树、阿斯木、上天梯、莲花献、四联树、黑果果、醉鱼儿、闹鱼儿、水马桑、野马桑、马鞍子、千年红、黑虎大王、紫桑。落叶灌木,有时高达6m。枝条斜展,幼枝有棱或成四狭翅,无毛,常带紫色老枝具圆形突起的皮孔。单叶对生叶柄短,长1-3mm,通常紫色,基部具垫状突起物叶片纸质至薄革质,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2.5-8cm,宽1.5-4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仅下面沿脉有细毛基出3脉。总状花序侧生于前年生枝上,花单性同株雄花序长1.5-2cm,先叶开放,序轴被腺状微柔毛,萼片及花瓣各5,雄蕊10,不育雌蕊存在雌花序与叶同出,长4-6cm,带紫色,萼片与雄花同,花瓣肉质,龙骨状,雄蕊较短,心皮5,分离,具小疣体,柱头上部外弯,浆果状瘦果,5个,成熟时由红色变紫黑色,直径约6mm,外被肉质花瓣所包。花期3-4月,果期5-6月。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西藏。
生于海拔400-3200m的山地灌丛中。
欢迎分享转载→ 马桑叶的功效与作用
上一篇:牛舌草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棱萼母草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