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泥鳅滑液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8-01 05:2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81)

泥鳅滑液,中药名。为鳅科动物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花鳅CobitistaenisLinnaeus和大鳞泥鳅Misgurnusmizolepis(Gunther)身上刮取的粘液。泥鳅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花鳅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等地大鳞泥鳅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属湖泊、水体之中。具有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小便不通,热淋,痈疽,丹毒,疔肿,腮腺炎,中耳炎,烧伤,漆疮。

功效作用

功能

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小便不通,热淋,痈疽,丹毒,疔肿,腮腺炎,中耳炎,烧伤,漆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搽或滴耳。内服:冲,适量。

相关论述

1、《卫生易简方》:“治紫癜,白癜风。”

2、《四川中药志》1962年版:“利小便。治小便不通,热淋。”

3、《山东药用动物》:“抗菌。(治)腮腺炎及各种急性炎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小便不通,热淋:泥鳅身上撒以白糖,使粘液与白糖混和,去泥鳅用其涎,兑冷开水一盅服。(《四川中药志》1962年)

2、治痈:泥鳅10余条,清水洗净,用砂糖半碗许搅拌,腻滑涎即出。鳅死,去鳅,用此糖糊涂布。每日3-4次。(《动植物民间药》)

3、治丹毒、面疔、瘰疽(指头疔)、腮腺炎:活泥鳅10-20条,先养于清水中漂去泥污,再置盆中,投入白糖适量,搅拌约10min,取滑液糖浆,涂于患部,干即更换。(《山东药用动物》)

4、治中耳炎:用碗盛取泥鳅滴下之滑液,滴耳内,干则再滴。(《动植物民间药》)

5、治漆疮:用泥鳅体上的粘液涂患处。(《常见药用动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用清水养殖,用时刮下其身上的粘液,鲜用。

植物学信息

生长环境

泥鳅:喜栖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层富有植物碎屑的游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天气闷热时浮出水面呼吸,水干涸则钻入泥土中。一般2冬雌性成熟。6-7月产卵。杂食性。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花鳅:喜居于泥底水质较肥的浅静水中,以高等植物叶片为食。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等地。大鳞泥鳅:生活于江、河、湖泊。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属湖泊、水体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 泥鳅滑液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