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发布时间:2025-08-10 13:2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19)
马甲子根,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Paliurusramosissimus(Lour.)Poir.的根。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祛风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
祛风散瘀,解毒消肿。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1、镇咳祛痰作用。
2、毒性:毒性低,使用安全。
《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止痛,解毒。治感冒发热,胃痛。”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炎等。
1、治风湿痛:马甲子根浸酒。内服外擦。(《广西中药志》)
2、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马甲子、地梢花、络石藤各30g。煎服。(《安徽中草药》)
3、治劳伤出血:马甲子根、紫葳、乌蔹莓各30g。浸酒1000ml。每日3次,每次10ml。(《湖南药物志》)
全年采根,晒干。
拣除杂质,洗净,略浸,闷润,切片,晒干。
根呈圆柱形,上部较粗壮,下部有分枝。表面灰黄色,有细纵皱纹,有时残留须根。质坚硬,难折断。气无,味微苦、微酸涩。
鼠李科植物马甲子。
灌木,高达6m。小枝褐色,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5-9mm,被毛,基部有2个紫红色针刺,长0.4-7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圆形,长3-7cm,宽2-5cm,先端钝或圆,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无光泽,两面沿脉被棕褐色短柔毛或无毛,基出脉3条。花两性,聚伞花序腋生,被黄色绒毛,花小,直径6mm,黄绿色萼片5,三角形,长2mm花瓣5,匙形,短于萼片雄蕊5,与花瓣等长或略长于花瓣花盘圆形,边缘5或10齿裂子房3室,花柱3深裂,柱头球形。核果杯状,被黄褐色或棕褐色绒毛,周围具木栓质3浅裂的窄翅,直径1-1.7cm,长7-8mm。种子紫红色或红褐色,扁圆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或旷野,野生或栽培。
欢迎分享转载→ 马甲子根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