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尿桶弓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8-13 04:2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63)

尿桶弓,中药名。为豆科植物亮叶猴耳环PithecellobiumlucidumBenth.的枝叶。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消肿,凉血解毒,收敛生肌之功效。常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烫火伤,溃疡。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消肿,凉血解毒,收敛生肌。

主治

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烫火伤,溃疡。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相关论述

1、《福建药物志》:“微苦、辛,凉,有小毒。”

2、《福建药物志》:“祛风除湿,消肿凉血。主治烫伤,风湿痛,跌打损伤。”

3、《陆川本草》:“叶:凉血,消炎生肌。治烫伤,溃疡。”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小枝近圆柱形,具不甚明显的纵棱,表面密被锈色柔毛,折断面木部占大部分。二回羽状复叶,羽片2-4叶柄下部和叶轴上每对羽片间有凸起的腺点小叶皱缩,6-10个,展平后呈近不等四边形或斜卵形,长1.7-10.5cm,宽1.2-4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亮叶猴耳环。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0m。小枝无刺,各部被锈色柔毛小枝近圆柱形,具不明显的条棱。二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2-4个叶柄近基部有1凸出腺体在叶轴上每对羽片之间有1腺体在小叶轴上每对小叶之间各有1腺体小叶4-10,互生,斜卵形、不等四边形或披针形,长1.7-10.5cm,宽1.2-4cm,先端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头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腋生或顶生苞片倒卵形或卵形,渐尖或急尖,被柔毛花瓣白色,长约5mm,中部以下合生,无柄,萼和花瓣外面密被锈色柔毛雄蕊多数,近基部合生子房有短柄,无毛。荚果条形,旋卷呈环状,外缘呈波形。种子黑色,种柄丝状,种皮皱缩。花期4-6月,果期7-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中、灌丛中、山坡、路旁和河边。

欢迎分享转载→ 尿桶弓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