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牛奶柴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8-24 04:2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51)

牛奶柴,中药名。为桑科植物天仙果FicuserectaThunb.var.beecheyana(Hook.etArn.)King的茎、叶。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补气健脾,祛风湿,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气虚乏力,四肢酸软,风湿痹痛,筋骨不利,跌打损伤,经闭,乳汁不通。

功效作用

功能

补气健脾,祛风湿,活血通络。

主治

用于气虚乏力,四肢酸软,风湿痹痛,筋骨不利,跌打损伤,经闭,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相关论述

《闽东本草》:“有外邪风热者忌用配药忌五加、白簌花。”“治脱肛:牛奶柴、清水藤各一两,狗脊七钱,地菍根三钱。煎服。”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脱肛:牛奶柴、清水藤各30g,狗脊21g,地菍根9g。煎服。(《闽东本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桑科植物天仙果.

形态特征

天仙果又名披针叶天仙果。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1-8m。树皮白色或灰褐色,皮孔明显枝条红棕色,幼时被微硬毛有乳汁。单叶互生叶柄长1-4cm,密被灰白色短硬毛托叶三角状披针形,浅褐色,早落叶片厚纸质,倒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22cm,宽3-13cm,中部以上宽大,先端渐尖成尾状,基部圆形、楔形或近心形,全缘或边缘的上半部具浅锯齿,上面稍粗糙,有疏短粗毛,下面叶脉上有短粗毛基生脉3条,侧脉5-7对,具小疣状突起。隐头花序,花序托(榕果)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叶痕处,球形或近梨形,直径1-2cm,顶具凸头,幼时被柔毛或短毛,成熟时黄红色至紫黑色,有短梗,长1-1.5cm,基生苞片3,卵状三角形,不脱落雄花、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内雄花梗短或近无梗,花被片3或2-4,雄蕊2-3瘿花梗短或近无梗,花被片3-5,花柱侧生,短,柱头2裂雌花生于另一植株的花序托内,花被片4-6,子房光滑,花柱侧生。花、果期4-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溪旁、沟边、山谷以及灌木丛中和林区潮湿处。

欢迎分享转载→ 牛奶柴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