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榉树叶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5-08-30 00:2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00)

榉树叶,中药名。为榆科植物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Hand.-Mazz.的叶。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南等地,陕西、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亦产。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主治疮疡肿痛,崩中带下。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

主治

疮疡肿痛,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捣敷。

相关论述

《日华子》:“冷,无毒。”

姚可成《食物本草》:“味苦,寒。”

《新修本草》:“嫩叶,挼贴火烂疮有效。”

《日华子》:“治肿烂恶疮,盐捣罯。”

姚可成《食物本草》:“作饮凉心肺挼贴火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疔疮。”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妇人崩中下五色,或赤白不止:榉树叶三两,甘草一两(炙微赤,锉),麦门冬二两半(去心,焙),干姜一两(炮制,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普济方》榉树叶散)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叶常皱缩,展平后长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宽1-4cm,上面绿褐色,粗糙,有脱落性硬毛,下面色稍浅,密生淡灰色毛,叶脉于下面明显,侧脉7-15对,叶缘具波状单锯齿叶柄长1-4mm。纸质,脆而易碎。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榆科植物榉树。

形态特征

榉树,又名大叶榉《全国中草药汇编》,榉榆、血榉《新华本草纲要》。乔木,高达25m。一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硬纸质叶柄长1-4mm无托叶叶片椭圆状卵形、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1.5-4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粗糙,具脱落性硬毛,下面密被柔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7-15对。花单性,稀杂性,雌雄同株雄花簇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或苞腋,雌花1-3朵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花被片4-5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雌花仅有雌蕊1,子房1室,花柱2,斜生。坚果上部偏斜,直径2.5-4mm。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南等地,陕西、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亦产。

欢迎分享转载→ 榉树叶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