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南蛇竻苗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2-08-28 19:00:01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649)

南蛇竻苗,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喙荚云实CaesalpiniaminaxHance的苗。南蛇竻分布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福建也有栽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湿热痧气,疮疡肿毒,瘰疬,跌打损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

用于外感风热,湿热痧气,疮疡肿毒,瘰疬,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外用:捣敷。

相关论述

1、《陆川本草》:“泻热解毒,去瘀积。治湿热痧气,跌打骨折。”

2、《广西中药志》:“洗蛇癞,或加糯米捣烂,治小儿白泡疮。”3、《广西中草药》:“治疮疡肿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外感风热:南蛇竻苗二两。捣烂,开水冲服。

2、治瘰疬,痈肿:南蛇竻苗、龙眼叶、荔枝叶、桃树叶、首乌叶、蜜糖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3、治跌打骨折:南蛇竻苗、大驳骨、小驳骨各一两。共捣烂,用水或酒二两炒热,敷患处。(1-3方出自《广西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喙荚云实。

形态特征

喙荚云实又名南蛇竻、莲子簕、蚺蛇簕、石莲藤。有刺藤本高约4m。各部均被短柔毛。根圆柱形,浅黄色。茎和叶轴上均有散生钩刺。二回羽状复叶,互生,长达45cm,托叶锥状而硬羽片5-8对,小叶6-12对,椭圆形或长圆形,长2-4cm,宽1.1-1.7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圆形,微偏斜,两面沿中脉被短柔毛,小叶柄甚短,其下有1枚小倒钩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萼片5,长约13mm,密生黄色绒毛花冠蝶形白色,有紫色斑点,最上1枚倒卵形,长约18mm,宽约12mm,先端圆钝,基部靠合,外面和边缘有毛雄蕊10,离生,2轮排列,较花瓣稍短,花丝下部密被长柔毛子房密生细刺,花柱稍超出于雄蕊,无毛。荚果长圆形,长7.5-13cm,宽4-4.5cm,先端圆钝而有喙,喙长5-25mm,果瓣外面密生针状刺。种子4-8颗,长椭圆形,长约18mm,宽约10mm,一侧稍洼,有环状纹。花期4-5月,果期7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福建也有栽培。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沟、溪旁或灌丛中。

欢迎分享转载→ 南蛇竻苗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