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蚯疽草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2-05-12 17:2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545)

蚯疽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鱼眼草Dichrocephalaauriculata(Thunb.)Druce[EthuliaauriculataThunb.]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扭伤肿痛,疔毒,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调经,解毒消肿。

主治

用于月经不调,扭伤肿痛,疔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研末,3-6g。外用:适量,鲜草捣敷。

相关论述

1、《湖南植物志》:“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浙江药物植物志》:“温中散寒,活血调经。主治胃寒作痛,月经不调,扭伤肿痛外治疔毒,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蚯疽(小儿外生殖器焮肿),小便不利:鲜蚯疽草和冬蜜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2、治扭伤肿痛:干茯苓菜研末,每次6g,酒送服另用鲜茯苓菜捣烂调些酒,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3、治毒蛇咬伤:鲜茯苓菜捣烂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4、治小儿口疮:(鱼眼草)全草研末吹布。(《湖南药物志》)

5、治疔毒肿痛:鲜蚯疽草和米稀饭,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日换2次。(《福建民间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卵形或披针形,长3-10cm,大头羽裂,顶裂片宽达4cm,侧裂片通常1对,稀2对,较小,两面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以色绿、枝多叶密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鱼眼草

形态特征

鱼眼草又名山胡椒菊。一年生草本,高15-50cm。茎直立或铺散,无毛或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10cm,大头羽裂,顶裂片宽大,宽达4cm,侧裂片常1对,稀2对,两面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头状花序极小,球形直径约5mm,生于叉状分枝顶端,多数头状花序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状梗长达3cm总苞片1-2层花托半圆球形突起,上端平盘花两性,能育,花冠先端有4-5齿。瘦果扁,有加厚的边缘无冠毛。花期夏末至冬初。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于山坡、山谷、山坡林下或水沟边。

欢迎分享转载→ 蚯疽草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