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巴掌草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2-06-09 19:3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1086)

棕榈草,传统中药的名称。它是一种小翅目、兰科和兜兰属植物。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整个药草被用作药物。具有止咳平喘、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骨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痛、胃肠炎、腹泻、蛇咬伤、疮疡、外伤、脾肿大。

功效

功效

止咳平喘、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适应症

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骨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痛、胃肠炎、腹泻、蛇咬伤、溃疡和疖子、创伤性损伤和脾肿大。

用法和用量

9-15g,新鲜30-60g,绞汁。外用:适量,捣实,涂抹新鲜产品。

临床应用

相关兼容性

1。瘀伤和疼痛:将棕榈草捣碎,混合酒,外敷。(选自《广西本草》

2。肿痛毒药:捣碎棕榈草,外敷红糖。(广西草药精选)

3,蛇咬伤:手掌30-60g,捣碎,加入白酒30-60g,搅拌均匀,取汁护理,将残渣涂抹在伤口周围。(广西本草选)

加工

收获和加工

可四季收获、水洗、切片、新鲜或干燥。

植物学信息

兰科植物种类和属

兜兰。

形态特征

陆生或半附生植物,根状茎粗短,有少量稍肉质多毛的须根。叶基生,两行,4-6片叶,狭长椭圆形至椭圆形长圆形,长7-18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钝而稍不对称,顶部有深绿色和浅绿色(有时略呈灰色)网格斑点,背面有极密集的紫色斑点或几乎完全紫色,中脉背面呈龙骨状,基部缩成叶柄状,对折重叠。花葶直立,长5-12厘米,紫棕色,白色短柔毛,通常顶部有1-2朵花,很少有3朵花,苞片宽卵形,长1-2.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稍钝,后短柔毛和龙骨状突起,边缘具缘毛,花梗和子房长3-4.5厘米,短柔毛,花直径5-6厘米,浅黄色或很少近乳白色,具紫色细斑点,中间萼片宽卵形,长2.5-3厘米,宽相似,先端钝或锐尖,两侧被微柔毛,但上部有时近无毛,边缘或多或少具缘毛,尤其是上部非常近。萼片与中间萼片相似,长宽约2厘米。也有类似的被微柔毛花瓣,斜椭圆形,宽椭圆形或菱形椭圆形,长3-4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或近球形截断,近无毛或稍被微柔毛。唇瓣深囊状,狭长椭圆形至圆锥形椭圆形,长2.5-3厘米,宽约1.5厘米,囊口宽,整个边缘向内弯曲,但前部向内弯曲的边缘仅1-2毫米宽,基部短爪,囊底多毛,退化雄蕊宽卵形至宽卵形菱形,长1-1.2厘米,宽8-10毫米,顶端略具3小齿,基部狭窄,呈耳状。花期通常为6月至8月。

分布区

分布于广西西部、贵州和云南东南部。它还分布在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

生长环境

位于海拔300-1400m石灰岩地区的腐殖质土壤或岩壁裂缝或土壤沉积物上。

欢迎分享转载→ 巴掌草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