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功效作用 > 本文内容

倒钩刺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2-06-14 01:50:02源自:https://www.ct010.com作者:植物大百科阅读(6945)

刺,中药名称整株植物都是悬钩子。分布云南。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痢、驱除蛔虫的功效常用于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乳腺炎、无名肿胀、风湿、关节痛、痢疾和蛔虫。

功效

功能

清热解毒、除湿、痢疾、蛔虫。

主治扁桃体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乳腺炎、无名肿胀毒素、风湿、关节痛、痢疾和蛔虫。

用法和剂量

口服:煎剂,15-30g。外用:适量,捣实,涂抹新鲜产品。

相关讨论

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止痢驱虫主要用于扁桃体炎、火眼、痢疾、疥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应用

相关兼容性

1。蛔虫病治疗每次15克(倒钩刺)。煎煮或兼容应用。

2. 腮腺炎、乳腺炎和未知肿胀毒素的治疗:用新鲜产品捣碎外用。(配方1-2来自云南中草药)

加工

收获和加工

夏秋采集整株植物,清洗、新鲜或切碎并干燥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类和属

蔷薇科植物悬钩子。

形态特征

三叶悬钩子:又称三角悬钩子和三叶石首乌。直立灌木,1-2米高。茎和分枝无毛,具倒钩尖刺。三片复叶,叶柄互生,长3-4厘米,具小皮刺,顶生叶柄长5-8毫米,托叶具刚毛,小叶针形,长4-6厘米,宽8-15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尖,边缘锯齿,两侧光滑,粉绿色。花1-2,腋生或顶生,花梗长1-2厘米,具细柔毛和带花萼的皮刺,萼片披针形,附属物多叶,线形,多刺,白色花,直径约1厘米,花瓣卵形外部短柔毛,短于萼片,雄蕊花丝密被柔毛,花柱短于雄蕊,无毛。聚合果实球形,直径约1厘米,成熟时肉质多汁,呈橙色花期为5月至6月,结果期为6月至7月。

分布区

分布在云南。

生长环境

位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坡上的杂林下。

欢迎分享转载→ 倒钩刺的功效与作用

用户评论

© 2013-2028 - 植物大百科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16213号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网站公告 - 合作申请

本站中包含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