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菊花
菊花为我国传统的观赏名花。是秋季花卉的代表种类。菊花按栽培方式可分为:1株1花的独本菊(标本菊);1株几朵花的盆菊(多头菊);1株有数百朵至千朵的大立菊;还有用小菊整枝成为悬垂状的悬崖菊和嫁接在青蒿上的塔菊。近年来,还培育出了适应性极强的地被菊。在家庭庭院里养菊花,为了省工和受环境狭小的限锻,以...
(29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8-12防止菊花脚叶脱落的方法如下: ①控制菊花的生长周期。将菊仡生长过程控制在130天之内,以保持整个植株生长过程的旺盛。 ②基质选用。用疏松、稳定的介质材料进行生产,不要用大肥基质或拌有没腐熟的介质材料。 ③注意合理栽培深度。定植时根据品种生长势区别对待,生长势强的品种定植浅一些,生长势弱的品种则...
(274)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8-17菊花新品种的培育: ①选择父母本。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父母本,用脚芽繁殖,并采用培养独本菊的方法对母本株进行培育。 ②父母本杂交。当母本花半开时剪去过长的花瓣,酌情留1厘米左右,促使雌蕊成熟。晴天柱头开裂呈“Y”形并分泌黏液时,是授粉的最好时机。授粉前用细孔小喷雾器装入清水...
(36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8-17培育菊花老根的方法如下: ①在开花期,将需要的品种挑选出来,做好标记,便于在花开以后根据标记留根。 ②待地上部分枯死后,将根部掘起,根据不同品种分别种植在盆内,种植可略深些,枯枝要剪掉。 ③在11月至翌年2月严寒季节,应将盆搬至室内,去掉上部枝叶,放置在白天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④盆内泥土太干时,...
(285)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8-17浇水:浇水是养护菊花的重要技术之一。菊花需要充足的水分,浇水要做到“干透浇足”。一般盆菊自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幼苗期,耗水量少,每隔1-2天浇水1次。整形摘心后的浇水量更应减少。到7-8月份,菊花进入生长中期,此时气候炎热,蒸腾作用强烈,需要每天傍晚和早晨浇水2次,水量要足。8月下旬至10月上旬...
(33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8-18菊花黄连,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石生黄堇CorydalissaxicolaBunting[C.thalictrifoliaFranch.NonJamesonexRegel]的全草。分布于甘肃、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的功效。主治肝炎,口舌糜烂,火眼,目翳,痢疾,腹...
(297)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8-21菊花参,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肉根龙胆GentianasarcorrhizaLingetMaexT.N.Ho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益肺肾,退虚热的作用。主治肺虚咳嗽,肾虚遗精、遗尿,虚劳发热,病后体虚,头昏多梦,自汗,盗汗,小儿疳积。功效作用功能益肺肾,退虚热。主治主肺虚咳嗽,肾虚遗精、遗尿...
(250)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8-23甘菊花露,中药名。为菊科属植物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头状花序的蒸馏液。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具有清心明目之功效。用于去头风眩晕。功效作用功能清心明目。主治用于去头风眩晕。用法用量内服:3-9g,隔水炖温。相关论述《纲目...
(311)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8-29菊花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的叶。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具有清肝明目,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头风,目眩,疔疮,痈肿。功效作用功能清肝明目,解毒消肿。主治头风,目眩,疔疮,痈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
(298)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9-08菊花脑,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菊花脑Dendranthemanankingense(Hand.-Mazz.)X.D.Cui的嫩茎叶。分布于江苏、上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火赤眼,鼻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疮疖肿痛。功效作用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风火赤眼,鼻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疮疖肿痛。用法用量内服...
(319)人喜欢发布时间:2024-09-09